对话当下,共赢未来!2017律商联讯法律高峰论坛(上海场)成功举办
10月27日,2017律商联讯法律高峰论坛(上海场)在上海虹口三至喜来登酒店成功举办,论坛邀请到来自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法务部负责人、知名律所合伙人、仲裁委员及法律行业其他相关机构的负责人逾300人参加。

从2014年开始,律商联讯借助在法律界的影响力和广泛人脉,于京沪两地举办法律高峰论坛,累计参会人数已超过2000人。本届论坛以“对话”为主题,是历年来演讲嘉宾规模最大的一次,数十位重量级嘉宾用演讲、对谈、圆桌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研讨。律商联讯还精心设计,就同一主题特邀来自不同领域的行业专家、企业法总、资深律师进行“对话”,既有交流互动,又有观点碰撞,整场论坛精彩纷呈。

(律商联讯大中华及北亚执行董事 Tyson Wienker)
律商联讯大中华及北亚执行董事 Tyson Wienker代表律商联讯为论坛致题为“环球智慧成就中国法律精英”的开幕辞。他表示,律商联讯自1818年成立以来,已经在全球175个国家布局,并紧跟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升级产品服务。中国在律商联讯的全球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律商联讯感谢在场法律界同仁一直以来的支持,希望和中国法律精英携手共创未来。

(上海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 陆春玮 )
上海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陆春玮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重阳佳节古人通常是登高赏野菊,把酒话桑麻。在律商联讯的精心组织下,法律各界精英齐聚黄浦江畔进行对话交流,十分有意义。2017年对法律人来说是变化纷至沓来的一年,随着新法不断出台,中国企业走出去,法律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市场主体对法律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法律人更要与时俱进,加强沟通和交流。

(元达律师事务所全球高级合伙人 刘晨光 )
开幕致辞环节后,元达律师事务所全球高级合伙人刘晨光律师介绍了元达与律商联讯合作的《中国数据保护年度报告(2017)》相关进展。刘晨光表示,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数据报告,但没有一份尽量全面覆盖法律法规、监管部门、执法趋势、案例判例的数据方面指引的汇总。该报告还将关注中国公司的国际数据保护,并希望不仅有数据调研,更能在报告中体现出互联网、医疗等行业各自特点。报告预计于明年3-4月间在全球首发。

精心设计议程 —— 三场“跨界”对话点燃会场
律商联讯连续举办法律高峰论坛,旨在为法律界搭建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为此,律商联讯精心设计议程,就同一个前沿热点话题让来自律所、企业、投资界等法律圈内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跨界”对话探讨,三场精彩的对话也点燃了会场的气氛。
01 - 医疗行业监管收紧,主动合规方得先机
医疗服务由于贴近百姓生命健康,属于相关管控比较严格的一个行业。医疗行业的合规问题纷繁复杂,难点颇多,也十分值得探讨。
本届论坛特设了一场圆桌讨论,由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帆主持,国药控股法律合规部部长吴玲、Columbia China高级法务总监仲奕一同探讨医疗行业的反商业贿赂话题。在圆桌讨论前,两人分别分享了国企合规工作的特点和医疗服务领域的合规风险问题。

(左起: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帆、国药控股法律合规部部长吴玲、Columbia China 高级法务总监仲奕)
杨帆介绍道,近期针对医疗贿赂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执法尺度也在不断加大,重点问题落在两个方面:两票制和医药代表。两票制是指药品从厂家出来一直到医院终端中间只能开两次发票,而过去是有多级分销商的多张发票,国家希望压缩中间环节,把利润退还给消费者;此外上海出台了一个关于医药代表备案的规定,要求所有的医药代表都必须在食药监部门的网站备案,只有备案的医药代表才能到医院向医生进行学术推广。
吴玲表示,现在监管的风向已经转向了要求企业主动合规,其实这对合规意识强的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意味着机遇。医药代表经常被妖魔化,但其实在整个医疗服务中医药代表的作用不可小觑。比如在骨科手术中,医疗代表能帮助医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确定用哪个型号的钢钉最为合适,这是对医生负责,更是对患者负责。合规做得好的企业都有内部的严格规定,监管部门更看重的是长效机制。
Columbia China 高级法务总监仲奕认为,从运营方面说,医院和药企在合规方面的利益是一致。医院非常关注营业收入中的药占比,且在药品和器械上采取集中采购来减少相关问题的发生可能。
此外,三位嘉宾还就医疗反贿赂和反垄断、医疗器械采购、远程医疗事故法律责任等前沿话题进行了探讨。
02 - 网络安全合规时不我待,律所企业必须迎头应对
近年,数据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据隐私等问题的持续高度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尤其是跨境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相关合规应该如何处理,未来趋势将会如何?……就一系列相关热点问题,元达律师事务所全球高级合伙人刘晨光律师与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总法律顾问张曦博士进行了一场对话。刘晨光律师同时也是元达中国数据业务组的总负责人以及元达数据中心的总负责合伙人,张曦博士现同时担任拜耳数据隐私合规官。

(左:元达律师事务所全球高级合伙人刘晨光)
(右: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总法律顾问张曦)
一边是律所中的数据安全专家,一边是跨国企业中主管数据的总法,两人对话一定是内容丰富。张曦博士首先介绍了拜耳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实践,因为主要涉足健康和医药行业,拜耳高度重视相关信息隐私,在2015年就把这部分事务定在法律合规部处理。但数据安全的合规工作非常特别,部门成员一半是律师,一半是IT人员,她也需要大量学习相关知识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合规工作。
刘晨光律师则从律所的实践进行了介绍,此前元达每季度或每两个月提供一份News Letter给客户。但2017年以来,数据方面相关动态更新速度急剧上升,每个月一封甚至每周一封都无法跟上资讯更新的速度,并且都是一些重大资讯。刘晨光表示,这样快速的立法趋势是前所未有的,并且还将持续,明年3月“两会”后还会有更重要的法律法规出台,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大数据和网络安全的重视。
随后,APP隐私条款、数据跨境传输、患者和医生的隐私数据处理、公共场合wifi的网络安全检查、微信聊天中的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企业内部的数据安全合规等等问题都是二人关注的焦点。作为总法,张曦博士认为企业必须提早布局,在合规的前提下经营。刘晨光律师则认为,话虽如此但难度非常大:立法不清楚,趋势不明显,与此同时律所的合作方相关意识又不到位,IT技术方面的问题又属于法律之外的陌生领域,而且未来两到三年,相关风险只会越来越大,既然必须要应对,不如现在先找一个部分行动起来。
03 - 投资并购雷区多,风险防范有秘籍
下午的研讨分两个会场展开,特别专设的资本市场分论坛也是本届峰会的一个亮点,来自律所、投资圈和企业的代表一同探讨资本市场的各种前沿问题。
圆桌讨论环节由国浩律师事务所集团执委刘维主持,诺亚财富首席法务官申黎、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总经理赵飞一同探讨并购中的风险控制问题。

(左起:诺亚财富首席法务官申黎、国浩律师事务所集团执委刘维、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总经理赵飞)
诺亚财富首席法务官申黎首先就投资并购中或有负债的风险防范进行了分享。申黎表示,前期调查中,或有债务问题用法律手段有时很难揭示,需要借助其他的一些工具方法来深入调查以防范风险。比如查看企业会计账册上应收款项是否合理、营业净收入状况是否健康、银行流水是否有大量无关资金往来等等。
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总经理赵飞则提出有几点特别需要关注:一是企业所做的业务是否违反政策方针,是否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二是产业链是否过长,导致中间的制约节点太多;三是要看公司的老板的为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和老板的关系很大。
国浩律师事务所集团执委刘维也以自己经办过的案例举例说明了律师代理风险防范中的一些“秘籍”。他曾在去企业当地调查的过程中,在招待所的一本杂志上发现了企业声称2002年成立,实则2007年底才引进的事实,由此“意外”发现了地方政府配合企业造假。刘维表示,无论是做投资还是并购,一定要看当地的政商环境,对防范风险有很大作用。

本届高峰论坛,律商联讯邀请到的都是行业大咖,单独演讲环节也干货十足,就跨境收并购、“走出去”、知识产权发垄断、新兴国家跨境投资等诸多热点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走出去”对话 : 新能源公司总法vs律所专家vs保税区专家

(协鑫集团法律部总经理解辰阳:成为有格局的跨境业务法律精英)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华盛顿分所执行主任刘馨泽:301调查引发的贸易救济措施的思考)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金融咨询部总监章月琼:中国资本跨境投资的政策和实践 )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吕世仰:投资新兴市场国家法律风险防范 )
“医药行业合规”对话 : 国企 vs 外企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部长吴玲:国企合规的工作特点 )

(Columbia China 高级法务总监仲奕:关于医疗服务领域合规风险的探讨 )
“反垄断”对话 : 企业法总vs资深律师

(汉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法务总监沈悦志:《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解读 )

(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小苏:《反垄断法》规制滥用知识产权的几点律师观察 )
“金融合规”对话 : 会计师事务所专家vs 资深律师

(普华永道合伙人王润:反洗钱合规管理与内部控制 )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胜:银监会近期监管态度及风险管理监管政策解读 )
“资本市场”对话 : 律师界vs投资界

(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臻:从审核实践看IPO审核的核心关注 )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倪俊骥:拟上市公司的股权架构设计 )

(菁财资本CEO/创始合伙人葛贤通:新三板市场与精品投行服务 )
律商联讯中国区总经理冯宝真接受律新社采访时表示,律商联讯集团今年8月发布了2017年中总结报告,明确了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从电子参考工具向在线决策工具转型。基于这一战略转型,律商联讯加大了对使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法律创新的研发力度。
冯宝真表示,其实几十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一直是律商联讯产品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律商联讯引领了从传统出版到电子参考工具的变革。从1990年开始使用机器学习,1993年启动第一个数据可视化应用程序,律商联讯不断构建着更为先进的法律技术。
律商联讯中国于2014年开始推出律商实践指引系列产品,集高效法律检索,合同文书撰写和实务解决方案于一体,至今已经具有9个模块,是集团总体战略与中国本土市场需求的结合。
“我们相信,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科技的运用将推动一些知识的自动化生成,从而解放人类的大脑。对于法律行业来说,将数据检索、基础分析等工作交给机器,法务和律师可以专注于更有附加值的工作。律商联讯也希望和在座的各位一起通力合作,实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真正融合,与法律同行共创法律行业的未来。”冯宝真告诉律新社。